台灣多年來食安問題不斷,每次事發,當下都說什麼食品檢驗機制需要重建,然後業者被迫捫心自問,專家說可改吃天然食品所以別怕,總之戲碼腳本沒多大差異,惟獨官民的互信基礎愈挫愈低。類似的風暴有沒有銷聲匿跡的一日?誠實來說是沒有。類似事件本身的對與錯,是沒法用工具簡單測度的,想想秤子一邊是怎樣也查不出來、經年累月的民眾健康,另一邊是怎樣也量不出來、永遠對業者具吸引力的報酬誘因,我幾乎可以在此斷言,給餿水油「綠燈」的官員,從根本上犯了邏輯錯誤的嚴重毛病。

到底差在哪裡?道德論者會說差在同理心,就是秤子兩端有沒有把吃下肚的東西同等看重。經濟學理論通常說的簡單,只要需求端有能力負荷,供給端就有忠實提供食材、外掛合理利潤的商業動機,一旦消費能力變弱了,供給端面臨轉嫁困難,自然得吸收波動劇烈的原物料成本,壓縮利潤,難保市場不會出現便宜行事的亂子,至於多亂,這就是社會現實、而不是經濟邏輯了。

可惜的是,外界若為測度事件的損害性,而找上了經濟學者談論食安,傳統的作法不過是把電腦打開,搬出經濟模型,然後調調GDP中消費、投資、進出口等變數,說好聽是用估的,說直白的是用猜的。而後,基於安撫人心的善意立場,GDP保二、保三無虞之說相應出爐,但這其實是無血無淚的,和官員表示餿水油對健康無「立即性」傷害的官話並無二致。

沒有立即性傷害,等同蒐證困難,亦即沒辦法在一定的期間內證明食安之於健康、或甚至是負商譽外擴效應的「影響程度」,正好對了被究責單位的脾胃。這的確存在瑕疵,業者加工技術的進步,幾可亂真的成份讓官方檢居家網路創業驗無法辨認,正是道才高一尺、魔早就高好幾丈的技術落差,此外還凸顯了政策心態落後,更別提消費者和業者不對稱的資訊有拉近的可能。

或許因為我也是眾多食客之一,加上手中經常接觸統計數字,在查證國內近年來節節攀升的餐飲市場規模後,更想為國人的食品安全抱屈。台灣不僅家計食品的消費金額逐年增加,隨著外食消費的趨勢形成,餐飲營業額年年走高,這方面的市場胃納量是有的,並社群行銷第一步曲得以催生本土餐飲文化的多元,甚至吸引觀光客的信賴、增加食品出口的競爭力。只是,這些帳目都沒法清楚算計,也別再向經濟專家學者要數字了,不管一月、一季、一年兩年的指標都不代表什麼,失去信賴才是真正找不回來的經濟損失。

那風暴後,該做什麼呢?從業者著手,根本緩不濟急且不切實際,因為食安要求多被視為生產成本的增加,從市場理論中是找不到「良心」二字的;可是從國外食安改革的過程中,我們看到了相關專業部會整合的重要性,主要是這帶來了行政「效率」,並有助於凝聚公私部門的共識-不論在事前的預防或事後的通報上。希望有朝一日,台灣食品安全能再次幫餐飲文化加分,讓我輩經濟學工作者有大膽看好內需市場潛力的信心,更重要的是,能做個快樂安心的食客。

(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) 圖/經濟日報提供 網路



3718D8A0CF4389DA
arrow
arrow

    qw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